“我太累,不能來上課。”“作業(yè)推遲一天交。”“我弄錯時間了。”這些都是我班上幾位中國新留學生發(fā)來的郵件。這么短的句子,與其說是與教授溝通,不如說在QQ聊天。每當接到這種郵件,心里總是不太舒服。與其他眾多美國學生的郵件相比,這種郵件既沒有抬頭稱呼,比如最簡單的“Hi,Professor”,也沒有署名,更別提口氣和少了感謝詞語。
更感到不妥的是一些課堂規(guī)范:上課遲到后大搖大擺地走進教室,引得其他學生紛紛側目;課上討論時,不舉手突然發(fā)言,以致我?guī)状我押团e手的同學目光達成共識,正準備同意其發(fā)言,結果被打斷;預約面談半小時,學生毫無準備來談,大大超過時間,下一個預約的學生只能候在辦公室外等等。這些現象,并非我自己遇到,與其他幾位中國教授交流,都有類似的經歷。
也許,一些中國同學認為,國外教育強調自由和個性,與師長是朋友,應該很隨意,甚至是“哥們”,一些禮節(jié)性的“客套”也大可不必在意。但就我個人的經驗,這些認識并不全面。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私立學院,因為規(guī)模小和強調教學,平時與學生接觸的機會很多。這些年來,感覺絕大部分美國學生很重視日常禮節(jié)和規(guī)范。有的學生雖然外表不修邊幅,但寫郵件和交談都很客氣;如果遲到并意識到干擾了課堂,都會事后做個解釋;學生與教授的交流都是用商量的語氣。記得有一次,一個美國學生在課堂吃蘋果,“動靜”大了點,我“客氣”地請他下次帶香蕉來。下課后,這個學生就急急忙忙跑來道歉,感覺做了很大的錯事,倒讓我當時覺得是不是小題大做了。
不可否認,留學在外,需要在各方面有個適應過程。但中國的古訓“禮多人不怪”放之國外還是通用的。不信?下面是美國一個大學網站給學生的“竅門”,以贏得教授的好感??戳T,你一定會覺得這些都是最基本和簡單的校園規(guī)范。
1、學期剛開始時,盡量和教授一對一面談一次。
2、與教授在校園相遇,主動問聲好。
3、按時完成和提交作業(yè)。記住,有的教授會拒絕遲交的作業(yè)。
4、不要遲到,一些教授非常反感遲到現象。
5、不要無故缺課,否則教授會認為你根本不在乎這門課。
6、如果不得不缺課,盡量事先通知教授,否則事后一定要做解釋。
7、不要在課堂上打瞌睡,如果太疲倦,帶杯咖啡或者可樂去上課。
8、積極發(fā)言,讓教授知道你在專心聽講(哪怕只是在發(fā)言那會兒)。
9、上課盡量坐前排,離教授近些,也會使你精力更集中。
盡管以上事例針對的是美國,但是在加拿大http://llwuxin.cn/等其他留學國家也存在此類現象,希望中國的留學生能引以為戒,塑造良好的中國印象。
更多留學干貨內容,歡迎關注學在加拿大官方微信號或者小助手
微信小助手
微信企業(yè)號
更多留學申請規(guī)劃問題歡迎掃碼聯(lián)系小助手免費咨詢獲取干貨資料包
>>手機用戶,可以直接點我進行微信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