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網消息,隨著越來越多的移民選擇定居加拿大,各種問題不斷產生。比較值得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是移民子女的教育問題。因為大多數(shù)移民都來自于非英語母語的國家,移民加拿大后,語言上的障礙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移民子女的發(fā)展。
這些來自于非英語母語國家的學生,他們的英語水平難以與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相比,單就詞匯量而言,許多專業(yè)性強但又比較晦澀的詞語他們根本就沒有掌握。于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授課計劃被打亂。為了讓每個同學都能理解,老師們不得不經常性地用一些簡單形象的詞語或圖片,有時還得借助教具才能讓學生明白某一個詞語的意思。這樣就會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教學計劃難以順利按時完成。
據多倫多信息港早前報道,在過去的15年中共有3百30萬的移民移入加拿大,平均每年22.1萬的新移民大多來自于非英語為母語國家。專家認為更多的移民學生應當在英語教育上得到有效幫助。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盡管這項教育意義重大,但是很多學校和教育機構卻不斷地削減了這方面的經費?,F(xiàn)在政府已經意識到了該項教育的重要意義,在2004年五月時,安大略省政府撥款2.25億用于移民學生的英語水平教育,這個數(shù)目比去年的經費上漲了20%。這的確是令人欣慰的現(xiàn)象,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移民子女的英語水平教育就得以保障。因為各個學校和各個下屬地區(qū)的制度規(guī)章各異,于是就很難保證這2.25億經費能否合理分配,當資金下放到各下屬單位后,能否真正被用于移民學生英語教育也是一個未知數(shù)。
一方面,移民學生的英語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教育機構又制定了嚴格的考核制度。很多大城市現(xiàn)在都采用標準統(tǒng)一化考試,這就意味著那些非英語為母語的學生要和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參加相同水平的考試,如果考試不合格將受到同樣的處罰。由于本身就不在同一起跑線上,這樣的規(guī)定導致了越來越多的移民學生因為成績不佳而退學。其實在這些移民學生大部分的專業(yè)知識都很強,而且也非常有天賦,但是僅僅是因為語言方面的障礙致使他們難以完成學業(yè),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其實加拿大的移民制度現(xiàn)在已經日漸完善,能夠移民進入加拿大的多是優(yōu)秀人才,正是因為語言的原因致使這些優(yōu)秀的人才難以很快地融入加拿大的經濟社會,這完全是對人才的浪費與不尊重。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更加注重對移民子女的教育,讓他們從小能夠更好的接觸到英語教育。但是,對移民子女學生英文水平教育的忽略和教育機構不合理的嚴格規(guī)定導致了移民子女的失學,讓他們喪失了受教育的機會。沒有知識只能處于社會低層,這實際上是在降低移民的素質質量。那么我們之前制定那樣高標注的移民規(guī)定又有什么意義?
對于非英語為母語的學生來說,開設專門的英文提高課程的需求越來越高漲。這也是勢在必行的。然而讓這項計劃受阻的原因并不單單是資金,教育人才的緊缺也是這項計劃難以得到實施的一項重要原因。由于移民學生的英文水平相對較低,在教授英文課程的時候教師不得不經常使用其母語為之解釋一些英文的意思,這就需要大量的雙語人才。有許多移民來自于小語種國家,既懂英語又精通小語種的雙語或多語人才實在是太難找了。人力,財力的不相配套最終使得專門針對這些移民學生的英文教育活動難以真正地實施。
然而也有一些批評家指出:早期(多為二戰(zhàn)后)的移民來到加拿大后也并沒有位置設立專門的語言課程,他們同樣很好地過渡融入了加拿大社會,那么為什么這些新移民就不能做到呢?我想在這里有一些社會背景是應該明確的。首先,在當初,早期移民子女的輟學率比現(xiàn)在還要高,只是當時沒有搜集相關的統(tǒng)計數(shù)字。同時,在戰(zhàn)后,高收入的工作多為建筑,采礦及手工制造等無需太多知識技能的工種,因此對于學歷的要求不是很高,移民想要取得相對較好的收入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經濟結構的不斷重組,在今天這樣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只有那些科技含量高的工作才能有高薪收入,如果沒有較高的學歷水平,人們就無法取得好的收入過上較好的生活。而不公平的嚴格的考試制度規(guī)定無疑剝奪了這些移民學生受教育的權利,他們也就喪失了競爭良好職位的能力,這無疑為他們融入加拿大主流社會帶來了很大障礙。
專家指出集中強化的語言訓練有助于移民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英語。這意味著學生們不僅僅是需要好的老師,更重要的好的語言老師。對于為移民學生教授英語的老師有著專門的資格認定。但是一些學校對這些專門從事非英語為母語英語教學師資力量的不斷減少使得移民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難以得到保障。很多學校將專門為移民學生進行英語教學的老師換成了普通老師。這樣專業(yè)老師與受教育的移民學生人數(shù)比例竟達到了1:119,也就是說119個移民學生共同接受一個老師的教育,老師的精力有限,那么又如何達到集中強化的訓練?
為了保證移民學生的英文教育權利,許多移民自發(fā)組織起來了一個聯(lián)盟。這些家長成立的這個聯(lián)盟對學校的教育問題進行監(jiān)督,及時反映給有關政府部門,要求盡快給出合適的解決方案。在家長聯(lián)盟的努力之下,亞伯達勝政府將用于非英語為母語學生的英文教育補助基金由每人每年736加元上漲到了每人每年1028加元,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勝利。
但是僅僅是經費的保障還不夠,家長聯(lián)盟正在積極聯(lián)系政府,希望政府能夠將為非英語為母語學生開設的英語課作為一項專門的科目,任何學校沒有權利擅自取消這一課程。在家長聯(lián)盟的調查過程中,他們發(fā)現(xiàn)有很多自稱開設了針對非英語為母語學生的英語教學課程的學校根本就沒有專門的英文教師。這種弄虛作假的情況時候發(fā)生。有些學校將一些成就優(yōu)異的來自于非英語為母語國家的移民學生編入普通的班級,并美其名曰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可以幫助這些優(yōu)秀的學生更快地接受英語知識。
其實質目的是減少參加專門語言培訓的學生,從而減少這方面的開支。政府一方面增加了用于這一專門用途的教育基金,學校在另一方面卻從中投機倒把,這就形成了非英語為母語學生英語教育的一個尷尬局面。而學校的做法在本質上也是違背了公眾誠信。想要讓這些來自于非英語為母語國家的移民學生取得更好的教育,使他們的教育權利得到更強的保障,國家應該從多方面著手,將其列入法律條文,使之受到法律約束。在這條路上,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要做的事還有很多。只有通過各方的不懈努力,最終才能達成勝利的目標。
更多留學干貨內容,歡迎關注學在加拿大官方微信號或者小助手
微信小助手
微信企業(yè)號
更多留學申請規(guī)劃問題歡迎掃碼聯(lián)系小助手免費咨詢獲取干貨資料包
>>手機用戶,可以直接點我進行微信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