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怎的,若干個“大男大女”都不約而同地往我眼前湊,叫人不注意都不行。中國的加拿大的都有,都三十出頭了還形單影只地晃著。也不是不想找,態(tài)度都蠻積極的,就是不知怎的,那個叫緣份的東西總是慢騰騰的遲遲不肯露面。也真巧,我手頭還真有幾個直接或間接關聯(lián)著的“大齡女青年”(現(xiàn)在叫 “剩女” )和“王老五”,能配的對子我都想了一圈,卻找不到幾對特別合適的,有的試著讓見了面,也都沒了下文。
看來這“剩女”和“王老五”,也不是因為同病相憐就易成眷屬了。一個人一個一段心歷,一個人一個故事,聽著他們的故事,也讓我想起自己的“大齡女時代”來,我想來自大陸的“剩女”們也或多或少有著和我相似的經(jīng)歷。
要是當初我在和姜大雁(“大女當嫁”的女主人公)的那個年齡出國的時候看到“大女當嫁”這部電視劇,一定會嚇出一身冷汗來。當時“剩女”這個詞還沒有普遍到成為一個詞條,那時候的代名詞是“大齡女青年”或者“老大難”,三十歲以上的女孩子還沒有結婚,會讓家中老中青三代人都寢食不安。好在我家親戚姊妹多,隔三差五就有婚嫁要操辦,長輩們一忙亂,對我這一個“老大難”的惦記也就放松了。
可是老大的一個人一天在家里晃來晃去,自己都覺得惹眼,于是選擇了出國。動機是: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山高皇帝遠,家長們要管,也是鞭長莫及嘍。
來加拿大的時候,離剩女姜大雁的年齡也就差兩歲,但是那時候“剩女”現(xiàn)象還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時髦成氣候,所以自己也沒有那么強烈的“剩女”意識,只是在對新環(huán)境的興奮之余常常覺得孤單,于是不等老媽催,自己也積極尋找起意中人來。
加拿大的男同志不是沒有,但是合情合意的很少,尤其是中國男人,大多數(shù)是剛出國門“乳臭未干”的小留學生,少部分是背景復雜、城府頗深的“叔叔伯伯”們,好容易碰到一個年齡適中、相貌可人的,人家身后已經(jīng)跟著一個名叫“老婆”的女人了,連爭一爭的余地都沒有。
說來也巧,那會兒認識的第一個女朋友,卻偏偏也是個“剩女”,而且似乎比我還多出一兩歲來,于是積極主動性也就更高, 主張去什么華人辦的所謂的“交友舞會”就是她的主意。等終于有一天倆人選好了日子、鼓足了勇氣,誰知剛到門口,倆人的熱情馬上就降到了零:完全沒有想象中舞會該有的浪漫氛圍:租來的黑黢黢倉庫一樣的場地,半明半暗的門口掛著“男士五元,女士免費”的牌子,眼看進進出出的男士,不是黑瘦的“南洋人”就是半老的“廣東佬”,實在沒有進去的勇氣,就打道回府了。從此也失去了對所有這類活動的好奇心。
當時認識的人里面有兩個來自香港的男孩子,第二代移民,單身,也在積極尋找“另一半”,所以常常約了我和女友去喝茶吃飯。交往了一段時間,我和女友都認同:這種半中半洋的“香蕉人”比起“純”中國男孩子就更難纏:中國男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比如說溫柔體貼會哄人,為女孩子兩肋插刀等等,一樣沒有;外國男人的壞毛病倒是一樣不少,像什么吃飯要AA制,不但吃飯,就連工作學習個人生活心情哪一樣都要AA。而且更有甚者,這種“假洋鬼子”,即使他的父母只是靠開小餐館謀生,也自以為除了白人,就他大了,對來自大陸的中國人言談之中會不自覺流露出輕慢。雖這樣的態(tài)度,可還偏偏纏著不放手,三天兩頭地打電話。我和女友一合計:看樣子和這倆人就算交往一輩子估計也培養(yǎng)不出感情來,就別再浪費大家的時間了,尤其是我們自己,最耽誤不起的就是時間。于是快刀斬亂麻,把他們剔出了考慮范疇。
失望之余,女友曰:與其找一個不中不洋的,還不如干脆找一個全洋的呢,也許多少還能享受一點西方男人的優(yōu)點。聽說西方男人浪漫,不計較年齡——尤其后面這一條,更讓我們動心。可是人海茫茫,我們又都是舉目無親,這會兒才想起有朋友同事甚至什么所謂“八婆”之類的鄰居或是親戚的好處了。
正猶猶豫豫時,卻見和我同屋的小姐妹一天歡歡喜喜地進進出出,好像中了六合彩一樣。一逼問,原來,幾個月前她在網(wǎng)上交了一個“網(wǎng)友”,現(xiàn)在倆人已經(jīng)由網(wǎng)友轉(zhuǎn)變成戀人了,天天約會不說,而且照目前這個樣子發(fā)展下去的話,倆人很快就要談婚論嫁了。
受室友“先進事例”的鼓勵,我也上網(wǎng)給自己注了冊,然后就靜候“魚”上鉤了。這一注冊不打緊,幾乎天天都會有無數(shù)條“悄悄話”飛到我的信箱,弄得我下了班就圍著電腦團團轉(zhuǎn)了,一時間生活也“忙碌”了起來。這樣的“好事”,當然不會忘了女友,告訴了她網(wǎng)站,讓她好好操作,自己就一心一意作起了“姜太公”。
當然了,畢竟是“大女”了,社會經(jīng)驗還是有一些,對要約見的人,一定嚴格篩選:首先必須是在網(wǎng)上“相互了解”已經(jīng)至少三個月以上了;再者就是這個人必須有一個體面的職業(yè)(關于“體面”,每個人有不同的見解),其余的就要靠自己的common sense 和直覺了,舉例說明:我發(fā)現(xiàn)不同的職業(yè)也可以體現(xiàn)出不同的品性,比如說,做保險文書的男人說話做事就一路小心謹慎,格調(diào)較低;一個搞工業(yè)設計的男人行為談吐往往比較大膽豪放,而一個做律師的似乎對自己總是有著用不完的自信……據(jù)此,可以判斷一個人是否對他的職業(yè)說謊——“網(wǎng)戀”除了需要良好的英文溝通能力,還需要具備一個“偵探”所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其實也很不易。
好幾個月下來,也的確有了幾個“固定”的“男友”,定期會一起出去喝喝咖啡吃吃飯,浪漫的時候還會一起去沙灘打打小高爾夫或者放放風箏什么的。可是等靜下來的時候,仍然覺得只有女朋友是唯一可以談心的人,于是我明白:網(wǎng)上的男女,因為機會太多(多到了濫),人人心里都有“也許好的還在后頭”的念頭,所以都有些心不在焉的,更不用說對彼此的承諾了,沒有承諾的關系當然也就沒有了安全和相互依賴的感覺。于是我對“網(wǎng)戀”的熱度也漸漸冷卻了下來。
遇到現(xiàn)在的老公,也完全出乎意料:被女友拉去一家咖啡館喝茶談天,碰到一群正在吵吵鬧鬧喝咖啡的男士,其中倆人走過來和我們“套瓷”(后來才知道,是未來“老公”“相中”了我,拉了他的一個“哥們”來作后盾),從此享受了為時近一年的“羅曼史”,直到一路順順當當訂婚、結婚,完全沒有預期,也只能說是“天公作美”了。女友和另一男士,雖也浪漫相遇,卻并沒有因此而美事成真,自此信了“姻緣天定”這句話。
雖如此,覺得自己一路“尋尋覓覓”的精神還是值得“嘉獎”的,也許正因為老天看我虔心,才決定成全于我吧。這樣想著,寫了上文,希望一個過來“大女”的經(jīng)歷,能夠多多少少給正在徘徊的“剩女”和“王老五”一點兒精神上的鼓勵,那么我就覺得很值得了。
更多留學干貨內(nèi)容,歡迎關注學在加拿大官方微信號或者小助手
微信小助手
微信企業(yè)號
更多留學申請規(guī)劃問題歡迎掃碼聯(lián)系小助手免費咨詢獲取干貨資料包
>>手機用戶,可以直接點我進行微信在線咨詢